宿清虚庵二首

来此看云内欲仙,竹窗秋雾蓊炉烟。
西风正满溪头树,直送寒声到枕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宿于清虚庵的夜晚所见所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蕴含的美丽意象和情感吧。

首句“来此看云内欲仙”,意味着诗人来到清虚庵,可以仰望云雾缭绕的天空,仿佛自己也要成仙一样。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喜爱。

第二句“竹窗秋雾蓊炉烟”,进一步具体描绘了清虚庵内的景色。竹林间的窗户里,秋雾缭绕,香炉中的烟气也弥漫开来。这种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第三句“西风正满溪头树”,转而描写户外的景象。西风从溪边的树梢吹来,满树的叶子都随风摆动,形成了阵阵秋意。这里的“西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也可以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那份思念或清冷之情。

最后一句“直送寒声到枕前”,诗人躺在庵内的床上,听到西风带着一丝寒意,轻轻地吹到枕边。这寒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更是一种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远方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清虚庵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感。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