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吕某悼念恩师芮公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前两句"出祖津头六馆空,帽檐齐侧挂帆风"描绘了送别场景:在渡口送行时,学堂已经空荡荡,风吹动帽檐,暗示芮公离世后学堂的冷清。用"挂帆风"这个生动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物是人非的凄凉。
后两句"吴兴盛事人能数,直自胡公到芮公"通过对比手法,将芮公与前辈胡公相提并论,称赞他们都是吴兴地区难得的贤士。这里的"盛事"不是指热闹的事,而是指当地值得称道的杰出人物。
全诗没有直接写悲伤,而是通过学堂空荡、风吹帽檐、列举先贤等具体画面,含蓄地表达了失去良师的痛惜。特别是最后把芮公和胡公并列,既是对老师的最高赞誉,也透露出"这样的贤人越来越少见"的感慨,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恩师的敬仰和怀念。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