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三首

大别寺前春草深,凤栖山下汉江清。
空村野陇谁为主,赖有流移旅客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乡村的荒凉景象,同时透露出生命顽强复苏的希望。

前两句用"春草深"和"汉江清"勾勒出宁静的自然画面:大别寺前野草茂盛,凤栖山下的汉江水清澈流淌。这些景物描写看似平常,实则为后面的转折做铺垫。

后两句笔锋一转,展现人烟稀少的凄凉景象:村庄空荡,田地荒芜,原来的主人都不知去向。但就在这样萧索的画面中,诗人突然发现还有"流移旅客"(逃难的流民)在耕作。这个细节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暗示着尽管遭遇战乱,生活仍在继续,土地依然有人耕种。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平静的语气诉说沉重的现实,不直接写战乱的残酷,而是通过"空村""野陇"等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最后用流民耕作的画面,既点出苦难,又传递希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庞谦孺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