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来亭二首

拔地齐天可上不,倚岩危栈半空浮。
偶然忆得垂堂戒,前猛还成新懦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一种在险峻环境中产生的复杂心理感受。诗人站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亭上,脚下是悬崖峭壁,栈道悬在半空中,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他既感到壮丽,又心生畏惧。

首句“拔地齐天可上不”,描绘了山亭的高耸,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与天比高的雄壮感。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高度,我们能上去吗?既有对高处的向往,也有一丝不确定和忐忑。

第二句“倚岩危栈半空浮”,进一步描绘了险峻的环境。栈道紧贴着山岩,悬在半空中,仿佛随时会崩塌。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惊险,也让人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

第三句“偶然忆得垂堂戒”,诗人突然想起了“垂堂”这个典故。垂堂是指坐在屋檐下,古代认为这是危险的行为,因为可能会有瓦片掉下来。这里诗人用这个典故提醒自己,身处高位和险境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最后一句“前猛还成新懦休”,诗人反思了自己最初的那种勇敢和冲动。一开始他可能满怀豪情,想要征服这座高山,但面对实际的险境,他的勇气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谨慎和怯懦。这种转变是人在面对危险时的自然反应,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险峻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危险时的复杂心理:既有对高处的向往和勇敢,也有对危险的恐惧和退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人性的脆弱与真实。

杨长孺

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诗之,号东山。杨万里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绩。擢经略广东,迁福建安抚使,以忤权贵去职。理宗绍定元年起判江西宪台,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