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寂寥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开头两句写冬日的寒意还未消散,树木显得苍老萧条,整个氛围低沉压抑。接着,诗人对比了城中富贵人家的热闹场景——车马往来,男女衣着华丽,庆祝新春的到来。然而,诗人自己却与这种繁华格格不入,他站在廊柱旁,望着夜色渐深、寒气加重,内心充满迷茫和孤独。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不知道自己还在等待什么,只觉得心中空荡荡的,只剩下挥之不去的惆怅。整首诗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和内心的寂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无人理解的落寞之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冷清而深沉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冬日里的孤独和人生的无奈。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