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其二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
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栖禽惊起。
问元颜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
驾飞车,时游兹地。
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
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
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栖禽惊起。
问元颜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
驾飞车,时游兹地。
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
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
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追寻历史与自然共鸣的浪漫场景,充满仙风道骨的气息。
上阕以黄昏归船为引子,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月夜江景。诗人用"新凉如水"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夏夜的清凉,而"长啸一声"突然打破宁静,山谷回声、飞鸟惊起的动态描写,瞬间将画面激活。最后用"水流花谢"的意象,带出对历史人物(元颜)和往事的追忆,有种物是人非的怅惘。
下阕笔锋一转,诗人坚信历史人物(两翁)灵魂不灭,想象他们驾着仙车重游故地。在历史遗迹(漫郎宅、中兴碑)前,诗人想与古人共饮,用酒洗去他们的孤愤。最后展开瑰丽的想象:与古人携手同游仙境,骑鹤飞升,获得长生。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和飞升成仙的结局,既浪漫又富有哲理。
全词最动人的是三个层次:现实夜景的细腻刻画、与历史人物的精神对话、超越生死的仙游幻想。诗人将个人感慨与历史沉思融为一体,用酒和仙鹤化解古今愁绪,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将现实、历史、神话巧妙融合的手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和放飞想象的快意。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