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帅三山

暂著鹓行却建牙,此身何地不为家。
闽山又作年时梦,吴会分明眼底花。
舒卷壮怀公自笑,往来行李士争誇。
棠阴应有邦人望,笳鼓西风拥帅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辛帅的将军去三山(今福建一带)任职时写的。全诗充满了豪迈洒脱的送别之情,既有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待,也暗含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前两句写将军暂时脱下朝服(鹓行指官服)去地方建立军府(建牙),表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此身何地不为家"既是对将军气度的赞美,也暗含人生处处可为家的哲理。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行程:闽山(福建)像往年一样入梦,吴会(江浙)的景色在眼前如花绽放。将军笑着舒展自己的壮志豪情,沿途的士人都争相夸赞他的行装仪仗。这里用"梦"和"花"的意象,把远行写得既浪漫又充满期待。

最后两句是美好的祝愿:想象将军到达三山后,当地百姓会像期待海棠树荫般欢迎他,在秋风中用笳鼓仪仗簇拥这位英武的统帅。"棠阴"用典表示德政,暗示将军会受百姓爱戴。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洒脱中见真情的笔调。没有寻常送别的愁绪,而是用"笑谈壮志""笳鼓西风"这样明亮的画面,把一次远行写得豪气干云。诗人通过闽山梦境、吴会花影这些优美意象,让离别也充满诗意的美感,最后落在百姓拥戴的温暖画面上,显得情真意切又大气磅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