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慢 寄酬陆我谋表叔
由拳城北,童稚情亲,记数陪裙屐。
兵戈转眼,三十霜、一水蒹葭人隔。
沙堤尽改,算往事、都成陈迹。
剩白鸡梦后荒墩,朱雀桥边斜日。
寸心忽忆离居,荷千里题书,似亲颜色。
齐纨皎洁,诗句好、彷佛玉溪风格。
一唱三叹,胜鼓却、朱弦瑶瑟。
但相逢苍雁赪鳞,报我春鹒秋蟀。
兵戈转眼,三十霜、一水蒹葭人隔。
沙堤尽改,算往事、都成陈迹。
剩白鸡梦后荒墩,朱雀桥边斜日。
寸心忽忆离居,荷千里题书,似亲颜色。
齐纨皎洁,诗句好、彷佛玉溪风格。
一唱三叹,胜鼓却、朱弦瑶瑟。
但相逢苍雁赪鳞,报我春鹒秋蟀。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表叔陆我谋的一封"书信",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童年亲情的怀念和分隔两地的思念。
上片回忆童年时光:
1. 开头回忆小时候在由拳城(今嘉兴)北部和表叔一起玩耍的情景,"童稚情亲"四个字直接点明两人童年时的亲密感情。
2. "兵戈转眼"突然转折,战争让两人分隔三十年,就像隔着芦苇丛生的河水一样遥远。
3. 回到故乡发现堤岸都变了样,往事都成了回忆,只剩下荒凉的土墩和夕阳下的朱雀桥,暗示物是人非的伤感。
下片表达思念之情:
1. 突然收到表叔从远方寄来的书信,让作者倍感亲切,仿佛见到了本人。
2. 称赞表叔的诗写得好,像唐代诗人李商隐(玉溪生)的风格,字句如白绢般洁净优美。
3. 说表叔的诗比音乐还要动人,让他反复吟诵。
4. 最后希望能通过书信("苍雁赪鳞"指代书信)保持联系,分享春秋季节的见闻感受。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童年欢乐与中年离别的惆怅交织在一起。语言优美但不晦涩,用"白鸡梦后荒墩"、"朱雀桥边斜日"这样的画面传递感情,最后用书信往来寄托思念,展现了亲人之间深厚而含蓄的情感。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