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偕陈刺史明善同诣亦园夜宿即席赋赠
我初来亦园,主人眈赋诗。
坐客刘(文学骏)邵(文学辰焕)屠(刺史绅),各各拈吟髭。
我再来亦园,主人思弹冠。
名士欲出山,笑杀蒋(侍御舅氏)与袁(大令枚)。
山中猿鹤抛离久,卅载复来园畔走。
红香亭暗绿阁倾,一壑一邱何所有。
亦园主人亦可怜,五十乞养囊无钱。
折腰空拜道旁吏,归骨已少城南田。
穷州远在风沙窟,自说归装仅冰雪。
卖刀买犊记前时,作字焕鹅空此日(主人工书时卖字作活)。
主人虽贫仍爱友,布置一筵谈夜漏。
园空月出栖鸟惊,醉折园花为君寿。
坐客刘(文学骏)邵(文学辰焕)屠(刺史绅),各各拈吟髭。
我再来亦园,主人思弹冠。
名士欲出山,笑杀蒋(侍御舅氏)与袁(大令枚)。
山中猿鹤抛离久,卅载复来园畔走。
红香亭暗绿阁倾,一壑一邱何所有。
亦园主人亦可怜,五十乞养囊无钱。
折腰空拜道旁吏,归骨已少城南田。
穷州远在风沙窟,自说归装仅冰雪。
卖刀买犊记前时,作字焕鹅空此日(主人工书时卖字作活)。
主人虽贫仍爱友,布置一筵谈夜漏。
园空月出栖鸟惊,醉折园花为君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和朋友去亦园做客的经历,通过三次拜访的对比,展现了园子主人的人生起伏和真挚友情。
第一次来时,园子主人沉迷写诗,宾客们(刘、邵、屠等人)都兴致勃勃地一起吟诗作对,气氛热闹。第二次来时,主人想当官了,但被舅舅蒋和袁枚笑话——名士想入仕途,就像山里的猿猴白鹤突然要进城,显得格格不入。
三十年后再来,园子完全变样了:红香亭破旧,绿阁倒塌,当年的景致都没了。主人混得很惨:五十岁想回家养老却没钱,做小官还得对上司点头哈腰,连死后埋的田地都快没了。他从偏远贫苦的地方卸任回来,行李只有一身风雪,以前还能卖刀买牛犊,现在只能靠卖字为生。
但最动人的是,尽管主人自己穷困潦倒,还是热情招待朋友。在空荡荡的园子里摆酒夜谈,月光惊飞栖鸟时,他醉醺醺地折下园里最后的花献给客人祝寿。这种落魄时不失风骨、困顿中依然重情义的形象,让整首诗在沧桑感中透出温暖的人性光辉。
全诗用对比手法:三次到访的园子变化、主人从风雅到潦倒的境遇、物质匮乏与精神慷慨的反差,最后那个折花祝寿的细节,尤其让人感受到"患难见真情"的深刻友谊。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