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老除夕书怀七律两首 其一

苍狗白云急景驰,那堪两鬓已成丝。
鸡虫得食何劳计,身世荣枯欲问谁。
情绪千般萦夙梦,悲欢一例付新词。
衔杯欲剪西窗烛,又是邻机晚放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在除夕夜的复杂心情,像一幅用文字勾勒的自画像。

开头用"苍狗白云"比喻时光飞逝,像天上快速飘过的云和跑过的狗,转眼自己已经两鬓斑白。这里没有直接说"我好老",而是用形象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力量。

中间四句是人生的真实感悟:人活着不必像鸡虫争食那样斤斤计较,但面对人生的起伏(比如自己从年轻到衰老),又忍不住想问"为什么"。各种情绪缠绕着旧梦,无论是悲是喜,最终都化成笔下的新诗。这说明作者用写作来消化生活的酸甜苦辣。

结尾特别生动:想举杯聊天、剪烛夜话(古人用蜡烛照明,剪烛芯让灯更亮),却发现邻居的织布机又在晚上响起来。这个细节既点明"除夕"背景(古人有守岁习俗),又暗示生活的重担从未停止,连节日夜晚都要劳作。看似平淡的结尾,藏着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体察。

全诗妙在不说教,而是用"鸡虫得食""邻机晚放"这些日常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时光无情,生活不易,但人总要在平凡中寻找诗意。就像现代人用发朋友圈来记录生活,古人用写诗来安放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