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道中作四首 其二

溪清石齿齿,山远木苍苍。
落日烟景暮,西风粳稻香。
茂林归鸟雀,平隰下牛羊。
月露浩如洗,凄然欲结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闻到稻香、看到牛羊。

前两句写近景和远景:清澈的溪水冲刷着齿状的石头("石齿齿"用拟声词让石头有了生命感),远处的山林在暮色中显得苍茫。这里用"齿齿"和"苍苍"两个叠词,既形象又有节奏感。

中间四句调动多种感官:夕阳给景物披上朦胧的轻纱,西风送来稻谷成熟的香气(嗅觉描写);茂密树林里鸟儿归巢,平坦的洼地上牛羊下山(动态画面)。诗人像摄影师一样,先拍全景再给特写,最后还录下了风吹稻浪的声音。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当月亮升起,露水像被洗过般晶莹透亮,突然感到一丝寒意,仿佛要结霜了。这里用"浩如洗"形容月光露水的清澈,而"凄然"二字悄悄带出秋夜的凉意,让温暖的田园画突然有了季节的萧瑟感。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溪石特写拉到山景广角,穿插鸟兽的生活片段,最后用月光露水收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让读者自己感受到秋日既丰饶又略带忧伤的复杂心境。特别是"粳稻香"与"欲结霜"的对比,藏着对丰收的喜悦和寒冬将至的隐忧。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