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阅雪关詶和诗辄效其体作十偈寄晚香上人 其一

耶舍在孕七日,和修处胎六年。
那论后先迟速,各人自有生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人生轨迹,不必比较快慢。

诗中举了两个佛教人物的例子:
1. 耶舍(佛陀弟子)在母亲肚子里只待了7天就出生
2. 和修(另一位修行者)却在母胎中待了6年

作者通过这两个极端例子告诉我们:
- 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 出生快慢、成就早晚都不重要
- 关键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缘"(人生机缘)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强烈的数字(7天vs6年)制造戏剧效果
2. 破除"快就是好"的世俗观念
3. 传递佛教"随缘"的智慧
4. 最后两句像大白话一样点明主旨,容易记住

对现代人的启示:
不要焦虑别人比你快,重要的是走好自己的路。就像有人少年得志,有人中年发力,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好。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