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欢快的酒宴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前两句写主人热情待客:儿子早早地就按礼节来迎接客人("令子趋庭早"),主人不停地给客人斟满酒杯("深杯劝客挥")。这里用"挥"字特别生动,仿佛能看到主人豪爽劝酒的动作。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宴会的欢乐:
1. 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舞蹈表演("爱看如意舞")
2. 喝得酩酊大醉,连帽子都戴歪了("判倒接䍦归")
3. 酒席上觥筹交错,数不清喝了多少("易酒行无算")
4. 下酒菜里的盐粒都渐渐撒完了("吴盐撒渐稀")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诗人突发奇想,把红烛滴落的蜡油比作凤凰飞舞。这个比喻既浪漫又巧妙,把普通的烛泪想象成神鸟凤凰,给热闹的酒宴增添了一丝梦幻色彩。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宴会镜头,从迎客、劝酒、观舞、醉态到最后的烛光遐想,把古代文人雅集的欢乐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最难得的是,诗人用"红烛泪变凤凰"这样充满想象力的结尾,让整场酒宴的欢乐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