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少卿(燮)
怀哉小隐侯,如水秋练练。
又若廉泉廉,练江腼言面。
一介不取人,振滞亦赈贫。
秉彝不可夺,实德无虚名。
我欲借寇君,九虎限天海。
不知穹壤间,谁是寇君代。
行行拜新渥,新纫紫荷橐。
何以为双寿,扬州一双鹤(自注:公有堂,名曰双寿。)。
又若廉泉廉,练江腼言面。
一介不取人,振滞亦赈贫。
秉彝不可夺,实德无虚名。
我欲借寇君,九虎限天海。
不知穹壤间,谁是寇君代。
行行拜新渥,新纫紫荷橐。
何以为双寿,扬州一双鹤(自注:公有堂,名曰双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沈燮的官员(少卿是官职名),赞美他清廉正直的品格,同时表达作者对好官难求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赞美沈燮的品格(前八句)
- 用"小隐侯"形容他像隐士一样淡泊名利
- 用"秋练"(秋天清澈的江水)和"廉泉"(廉洁的泉水)比喻他清白廉洁
- 说他从不贪取他人财物(一介不取),还帮助困苦百姓(振滞赈贫)
- 强调他坚守道德底线(秉彝不可夺),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实德无虚名)
2. 表达借调好官的愿望(中间四句)
- 作者想留住这样的好官(借寇君:借用典故表示想留住贤能官员)
- 但现实阻碍重重(九虎限天海:用九只老虎挡路比喻阻碍)
- 发出感慨:天地间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好官?(谁是寇君代)
3. 祝福与期许(最后六句)
- 祝贺沈燮升官(拜新渥:接受新恩惠;紫荷橐:紫色官服)
- 用"双寿堂"的典故(沈燮家有"双寿堂"),以扬州仙鹤作比,祝福他夫妻长寿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水的清澈比喻廉洁,形象生动
- "九虎限天海"的比喻把官场阻碍可视化
- 通过反问句"谁是寇君代"强化对清官的渴望
- 结尾的仙鹤祝福既典雅又温馨
全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清廉官员的敬重,也透露出对官场现实的无奈,最后用美好的祝福冲淡了无奈情绪。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