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严祠因登钓台二首 其二

凤凰起高冈,千仞翔漻泬。
陋彼鸱与鸮,乃为腐鼠嚇。
卓哉尘外踪,中区何窘窄。
唐虞总刍狗,箕颍亦戏剧。
所贵达人心,不留空中迹。
一笑桐江丝,中怀自脉脉。
千载仰辉光,江湖星是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临严子陵钓台时有感而发,借古喻今,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用凤凰和猫头鹰的对比开篇:
凤凰从高山起飞,在千丈高空翱翔;而猫头鹰(鸱鸮)这种俗鸟,却为了一只腐臭的老鼠吓得惊叫。这里用凤凰比喻像严子陵这样的高士,用猫头鹰讽刺那些争名逐利的世俗之人——他们为了蝇头小利丑态百出,根本不懂真正的精神境界。

第二层(中间六句)转向历史思考:
诗人说真正的超然之士(如严子陵)的踪迹本就不属于这个狭隘的尘世。接着用两个典故:唐尧虞舜的盛世如今像被嚼烂的草狗(刍狗)般被丢弃,箕山颖水这样的隐逸圣地也成了后人表演清高的舞台。这里暗讽世人盲目崇拜古代圣贤,却不懂他们真正的精神。诗人认为,可贵的是能真正通达人心,而不是留下虚名(空中迹)。就像严子陵在桐江垂钓,心中自有天地,不需要外界认可。

第三层(最后两句)抒发敬仰之情:
千年来人们仰望严子陵的光辉品格,而世间芸芸众生不过像江湖中的流星过客。这里"江湖星是客"的比喻特别生动:多数人忙忙碌碌如流星转瞬即逝,唯有严子陵这样的精神如恒星永远闪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鲜明的动物对比(凤凰vs猫头鹰)让道理通俗易懂
2. 通过历史典故(唐尧虞舜、箕山颖水)展现深度思考
3. 最后用"江湖流星"的意象,把对严子陵的敬仰升华到宇宙高度
4. 传递了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真正的价值不在虚名,而在内心的通透与坚守

今天我们读来依然能被触动,因为在浮躁的社会里,这种对精神高度的追求永远具有启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