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兄进道作水调歌头一韵,几二十首,读之,殆不胜情。次其韵作一篇,怀其人,亦以赠元发、说道
扁舟思独往,樯影划晴烟。要伴人随明月,踏破水中天。谁信骑鲸高逝,空对笔端风雨,如泛楚江船。老子穷无赖,端欲把降竿。
白萍汀,归老计,似高闲。平生爱我,一言相置二刘间。准拟何山松桂,折足铛能安稳,芋火对阑残。何必少林语,立雪问心安。
扁舟思独往,樯影划晴烟。要伴人随明月,踏破水中天。谁信骑鲸高逝,空对笔端风雨,如泛楚江船。老子穷无赖,端欲把降竿。
白萍汀,归老计,似高闲。平生爱我,一言相置二刘间。准拟何山松桂,折足铛能安稳,芋火对阑残。何必少林语,立雪问心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看到兄长写的二十首《水调歌头》后,被深深触动而写的和韵之作。全词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典故,表达了向往自由、怀念亲友、安贫乐道的复杂情感。
上阕开篇就用"扁舟""晴烟"勾勒出空灵的画面,想象着乘着小船随月光漂流,踏碎水中倒映的天空。这里"踏破水中天"的描写特别传神,把虚幻的月光倒影写得可以触碰。接着用"骑鲸"的典故(传说李白骑鲸仙去),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现实中只能对着笔墨抒发情感,像漂泊在楚江的小船。最后自嘲是个"穷无赖",甚至想放下尊严去求人,这种幽默的自嘲背后藏着无奈。
下阕转向对亲友的怀念。"白萍汀"三句用飘浮的浮萍比喻自己归隐的打算。"平生爱我"两句提到两位姓刘的朋友(元发、说道),感念他们把自己当知己。随后用"何山松桂"的典故(比喻隐居生活)和"折足铛"(破锅)的对比,展现安于清贫的豁达——哪怕只有残火煨芋头也能自得其乐。结尾用达摩少林面壁、慧可立雪求法的禅宗故事,说不需要刻意追求佛法,只要内心安宁就好。
全词妙在将高雅典故(骑鲸、立雪)与生活琐碎(破锅、芋头)自然融合,既有"踏破水中天"的浪漫想象,又有"老子穷无赖"的接地气自嘲。通过这种反差,生动展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既向往超脱又安于现实的精神世界。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