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任时的场景,展现了百姓对清廉官员的深情挽留。
前两句写这位官员(吴守)上任后大刀阔斧改革弊政,像快刀切肉一样轻松解决了积压问题。"迎刃而解"这个比喻生动表现出他处理政务的干练。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对官员来说离任很平常,但他内心坦荡;而官场上奸臣贤臣交替,政策反复无常。他重点提到两件惠民政策——取消害民的强制征粮、铲除地方恶势力根基,这都是深得民心的举措。
最后两句最感人:百姓们觉得这样的好官实在太难得,当他离任时,上千人争相拦车挽留。这个"竞攀车"的画面,比任何赞美都更能说明官员的政绩。全诗通过具体事例和生动场景,展现了一个办实事、得民心的官员形象,也反映了百姓对清官的渴望。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