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言怀 其三

夜坐复不乐,起行亦无悰。
徘徊二者间,百忧结心胸。
岁事忽已迁,复共丧乱逢。
一身愧无补,况乃禄万钟。
月林鹊翻翻,风江雁嗈嗈。
栖止苟有托,迟暮还相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秋夜里,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和矛盾的状态。

开头四句直接描写诗人的坐立不安:晚上坐着不开心,起来散步也没兴致,在走与坐之间犹豫不决,心里堵着各种烦恼。这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状态,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很容易引起共鸣。

中间四句交代了忧愁的原因:一年又过去了,偏偏还遇上战乱动荡。诗人觉得自己对国家对百姓没什么贡献,却拿着丰厚的俸禄,内心充满愧疚。这里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即使生活优渥,也会为天下苍生担忧。

最后四句转向景物描写:月光下林中的鹊鸟翻飞,江风吹着大雁鸣叫。诗人说如果能找到安身之处,哪怕年纪大了也愿意追随。这里的鸟可能是比喻,表达诗人渴望找到一个能实现理想的地方,即使晚年也不放弃追求。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中年焦虑: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以及内心深处仍未熄灭的理想之火。诗人把这种复杂情绪用日常的"坐立不安"和常见的秋夜鸟鸣表现出来,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依然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