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怀

江南春尽尚春寒,添尽征衣独掩关。
日暮酒醒闻谢豹,所思多在水云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南暮春时节的画面,虽然春天快结束了,但天气依然带着寒意。诗人添了衣服,独自关上门窗,似乎在躲避什么,又像是在沉思。傍晚酒醒后,听到杜鹃鸟(谢豹是杜鹃的别称)的叫声,思绪飘向了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

全诗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1. "春尽尚春寒"用矛盾的说法,既点明季节特征,又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2. "独掩关"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避世心态
3. 杜鹃啼叫常引发思乡之情,这里把诗人的思绪引向"水云间"——既可能是实指江南水乡景色,也可能象征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妙在把具体的季节感受、生活细节和缥缈的思绪自然融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末的特有氛围,又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带着酒意的朦胧愁思。特别是最后"水云间"的留白,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仿佛能看到诗人凭窗远眺的身影。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