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修养和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先,作者提到“德人天机深,凡子人心多”,意思是说,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心思深沉,而普通人则心思繁杂。这反映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普通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难以保持内心的纯净。
接着,作者说“懔余思寡过,月计愧盈科”,意思是他在反思自己,担心自己犯错,每个月都在检讨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这表明作者非常注重自我反省,努力避免犯错,追求完美。
然后,作者提到“勿谓玉无玼,当知石可磨”,意思是不要以为玉石没有瑕疵,要知道石头也能磨成玉。这句话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气馁,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有所进步。
接下来,作者说“四十尚无闻,素心恐蹉跎”,意思是到了四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担心自己的初心会被浪费。这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焦虑,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最后,作者提到“汲我檐下井,浇我盘中花。清香未似之,懒惰欲如何”,意思是自己从井里打水,浇灌自己种的花,但花香还不够浓郁,懒惰又能怎么样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勤奋努力的坚持,即使结果不如预期,也不能因此而懈怠。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高尚与平凡、自我反省与追求进步、勤奋与懒惰,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修养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不断努力,追求内心的纯净和人生的意义。
周师成
周师成,字宗圣,号雉山,长兴(今属浙江)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工诗文,名闻一时,卢祖皋、赵师秀、刘克庄等皆与之游。晚年若有所遇,如游仙散圣之人。有集,已佚。事见《贵耳集》卷中、《梅涧诗话》卷下。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