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旅程,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传递出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
前两句用"碧玉长篙"和"黄篾篷"描绘出色彩鲜明的行船场景,"两淮烟月五湖风"则展现出广阔的水域风光,让读者仿佛看到月光下的淮河和微风吹拂的湖面。
中间四句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创造力。"金梭织锦"和"琼尺裁云"这两个比喻特别精彩,把写诗比作织锦,把修改诗句比作裁剪云彩,说明诗人把自然美景都编织进了诗篇里。"去路江山随意绿"写旅途中的青山绿水,"归时桃杏断肠红"则用盛开的桃花杏花表达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是写给两位朋友的赞美。"岷峨二妙"指两位像岷山、峨眉山一样杰出的朋友,"双璧"形容他们的才华像美玉一样珍贵。最后说朋友的光芒照亮了生病的自己,既表达了感激之情,又显得情真意切。
全诗用色彩明快的自然景物作背景,把写诗比作工艺创作,最后落脚到真挚的友情,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人情味。诗人用"碧玉""金梭""琼尺"等珍贵物品作比喻,既突出了自然之美,也彰显了艺术和友情的珍贵。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