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同诸友游永乐寺饮旺公房分韵得野字
萧条冱寒候,浩荡风振野。
吾人亦好事,乘兴来兰若。
意岂在行乐,欲识栖禅者。
上人本空寂,风度亦萧洒。
慧朗鉴在悬,论辨长河泻。
为陈西来意,超悟愧吾寡。
未能三乘通,误谓四大假。
冉冉妙香度,翩翩花雨下(坐久微雪)。
匆匆具盘餐,滟滟酒盈斝。
绸缪师意勤,感愧我颜赭。
抗别复须臾,题诗信聊且。
吾人亦好事,乘兴来兰若。
意岂在行乐,欲识栖禅者。
上人本空寂,风度亦萧洒。
慧朗鉴在悬,论辨长河泻。
为陈西来意,超悟愧吾寡。
未能三乘通,误谓四大假。
冉冉妙香度,翩翩花雨下(坐久微雪)。
匆匆具盘餐,滟滟酒盈斝。
绸缪师意勤,感愧我颜赭。
抗别复须臾,题诗信聊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寒冬腊月游览永乐寺、与僧人旺公交流的闲适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超脱的生活情趣。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出游缘由(前6句):开篇用"寒风呼啸、原野震动"的冬景反衬出众人"不畏严寒也要出游"的雅兴。他们并非单纯寻欢作乐,而是想拜访修行高僧。
2. 禅院交流(中间12句):生动刻画了旺公禅师超然物外的形象——他像明镜般通透,谈佛论道时如江河奔涌。诗人自谦对佛理理解不深("四大假"是佛教术语,指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暂时聚合),这时雪花如花瓣般飘落,为禅院增添灵性。
3. 宴饮告别(最后6句):主客把酒言欢,僧人待客热情("绸缪"指周到安排),诗人因自己俗世身份感到惭愧。临别时匆匆题诗,留下这份随性的纪念。
全诗妙在:
- 用"风振野""花雨下"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通过"吾人亦好事"到"感愧我颜赭"的心理变化,展现文人既向往佛门清净又难舍尘缘的矛盾
- "滟滟酒盈斝"(酒杯满溢)等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让禅院之旅显得真实可感
诗人没有刻意说理,而是通过一次冬日访寺的经历,自然流露出对智慧境界的向往,以及文人特有的洒脱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