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九日立春

朔气晓沉沉,东风变夕阴。
月临寒夜早,春入旧年深。
残腊晴光转,韶华瑞雪侵。
忽闻歌管发,一半落梅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冬将尽、春天悄然来临的微妙时刻,充满新旧交替的韵味。

前两句写天气变化:清晨寒气沉沉,傍晚东风却悄悄改变了阴冷的氛围。这里用"朔气"和"东风"的对比,暗示冬天正在退场。

中间四句是时间错位的精妙描写:月亮比往常更早出现在寒夜,春天却已深深渗入旧年。冬末的晴光开始转变,象征青春的"韶华"被瑞雪浸染。这种矛盾感恰恰捕捉到立春时节的特征——冬天未走,春意已生。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听觉:不知何处传来音乐声,仔细听来,一半是梅花飘落的声响。这个结尾最妙,用"落梅"既点明残冬景象,又通过"歌管"暗示新春将至的欢愉,让读者在声音中感受到季节更替的诗意。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立春短片:从寒冷清晨到飘雪黄昏,从视觉到听觉,处处都是冬天与春天共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悄然变化的魔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