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忧思的山水垂钓图景,语言通俗却意境悠远。
前两句“好景婆娑日数回,江山几叠翠屏开”:
诗人每天多次沉醉于眼前摇曳生姿的美景,青翠的山峦像折叠的屏风一样层层展开。"婆娑"形容景色灵动,"数回"说明他反复欣赏,体现对自然的热爱;"翠屏"的比喻让山色显得鲜活立体,仿佛能触摸到那份青绿。
后两句“烟波尽处暮潮落,恐有片帆天际来”:
暮色中,江面的烟雾随退潮渐渐消散,但诗人突然担心天边会突然出现一片孤帆。"烟波尽处"营造空旷寂寥感,"恐有"二字是神来之笔——表面写怕帆影打破宁静,实则透露隐士矛盾心理:既享受孤独,又隐隐牵挂尘世。
整体魅力:
诗人用钓鱼隐士的视角,把日常山水写出层次感。从白天的明媚到黄昏的朦胧,情绪也从闲适转为微妙的不安。最后一句留白,让读者自行联想:那片帆是过客?是旧识?还是诗人内心的波澜?这种含蓄的表达,让简单的画面有了余味。
精髓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如"数回""恐有")传递复杂感受,山水之美与人性幽微自然交融,让人读后既觉画面在眼前,又忍不住反复琢磨字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