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宫女子的生活片段,充满含蓄的哀怨和宫廷的神秘感。
前两句用细腻的比喻描写女子的外貌:她穿着薄如蝉翼的红色轻纱,肌肤像白玉般晶莹,脸上带着醉人的红晕站在春风中。这里用"醉"字很巧妙,既形容面色红润,又暗示她可能喝了酒来排解寂寞。
后两句转入心理描写:虽然被锁在深宫里,她却依然心存疑虑(可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怀孕)。于是取来朱砂测试"辟宫"——这是古代验证女子贞洁的一种方法。这个细节突然揭示了前文所有美丽描写背后的残酷现实:再美的女子在深宫中也不过是皇权的附属品,连最基本的身体自主权都没有。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宫廷华丽外表下的压抑生活,通过一个日常细节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来。诗人没有直接批判,但女子取朱砂测试时那种小心翼翼的惶恐,已经让读者感受到深宫生活的窒息感。这种"以美写哀"的手法,比直接哭诉更有力量。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