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峨岭并探访友人赵秋谷旧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际遇的对比,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联"四山松影罨城庐,一路泉声曳笋舆"用生动的画面感开篇:四周山影笼罩着城郭房屋,沿途泉水叮咚伴随着竹轿吱呀声。这里"曳笋舆"指竹轿行进时的声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南郭堞横青黛里,北亭觞尽白头余"形成时空对照:南边城郭依旧在青翠山色中,而当年北亭饮酒的友人如今只剩白发苍苍的自己。"青黛"与"白头"的色彩对比强烈,暗示时光流逝。
颈联"几人下马寻秋草,当日谭龙已索居"更深一层:如今还有几人会下马寻访旧迹?当年那些高谈阔论(谭龙即谈龙,喻指清谈)的友人早已隐居。这里用"秋草"暗示繁华落尽的萧瑟。
尾联"太息荆坡无恙在,未应竟自付樵渔"是诗人感叹:令人唏嘘的是旧居所在的荆坡依然如故,这样充满回忆的地方不该就此荒废,沦为樵夫渔父的场所。"付樵渔"这个意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对文化记忆消逝的惋惜。
全诗以"松影泉声"起,以"荆坡樵渔"结,通过今昔对比,在山水游记中寄托了对往昔友情的追忆。诗人用"青黛/白头""谭龙/索居"等巧妙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人事的变迁,而始终不变的山水反而衬托出人生的短暂。这种对永恒与瞬息的思考,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