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识兴

危楼突兀架高城①,天籁玲玲坐上生②。
今古题残黄鹤景③,英雄流尽碧波声④。
胸中丘壑欣无恙⑤,物外鸢鱼觉有情⑥。
倚遍阑干瞻魏阙⑦,乡关回首白云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阔的景色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首联"危楼突兀架高城,天籁玲玲坐上生"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鹤楼的高耸入云,仿佛能听到天上的仙乐。这里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楼阁的雄伟壮观。

颔联"今古题残黄鹤景,英雄流尽碧波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历代文人都在这里题诗,英雄豪杰的故事也随着江水远去。诗人用"题残"和"流尽"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胸中丘壑欣无恙,物外鸢鱼觉有情"转向内心感受。诗人看到山水依旧,感到欣慰;观察飞鸟游鱼,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这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尾联"倚遍阑干瞻魏阙,乡关回首白云横"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倚栏远眺京城,回望故乡却被白云阻隔。这一"瞻"一"回首",既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形成动人的情感张力。

整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将壮丽景色、历史沧桑、个人情怀巧妙融合。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登高望远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山河的赞美,也有对家国的牵挂,还有对人生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