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邵宪使凝秀楼

草木有灵异,三秀乃为芝。
至和资发育,造化孕珍奇。
邵君魁杰士,家住浙水湄。
早登黄甲名,声誉即远驰。
绣衣动光彩,白简振霜威。
一朝掌外台,风裁善自持。
慈亲既云逝,弃官遂东归。
泣血屡欲绝,哀恸无已时。
孝诚动天地,致祥亦其宜。
栖居何幽深,础石发光辉。
灵芝光后出,吐艳方葳蕤。
肤理益丰润,金彩耀陆离。
岂伊纯孝忱,感召良在兹。
父老重嗟叹,流传世所知。
胜事古未有,歌咏宜声诗。
永言播清芬,令名千载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邵宪使的官员,因为孝顺母亲而感动天地,家中长出神奇灵芝的故事。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了"孝心能感天动地"的传统价值观。

我们可以分三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造化孕珍奇")用灵芝比喻人的美德。就像特殊草木能长出珍贵的灵芝,人的高尚品德也能创造奇迹。

第二部分("邵君魁杰士"到"弃官遂东归")介绍主人公:他是浙江的才子,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官,但母亲去世后立即辞官回家尽孝。这里用"绣衣""白简"这些官服公文代指他的仕途,用"泣血""哀恸"表现他的悲痛。

第三部分("孝诚动天地"到最后)讲孝心带来的奇迹。他隐居的房屋基石发光,长出金灿灿的灵芝,就像他的孝心一样光彩夺目。当地人纷纷传颂这件事,诗人认为这样的美德应该被永远铭记。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孝心"这种抽象品德,通过"发光的基石""金色灵芝"这些具体意象展现出来。就像我们现代人说的"好人有好报",但古人用神话般的故事来表达,既体现了对孝道的推崇,又充满浪漫想象力。最后强调这样的好人好事应该被歌颂流传,点明了诗歌"扬善"的创作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