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米家山 其二

萧萧烟柳隐渔家,浅溆长桥钓艇斜。
洲畔尚馀閒隙地,拟将结屋傍芦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江南水乡画卷,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隐逸生活的美好。

前两句"萧萧烟柳隐渔家,浅溆长桥钓艇斜"像用毛笔轻轻晕染出的水墨画:朦胧的柳烟中隐约露出渔家茅舍,浅浅的河滩旁,长桥横卧,渔船斜靠。这里的"萧萧"不是凄凉,而是风吹柳叶的轻柔声响,"斜"字更是巧妙,既写渔船的自然停靠姿态,又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后两句"洲畔尚馀閒隙地,拟将结屋傍芦花"突然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诗人发现沙洲边还有空地,立刻萌生在此安家的念头。这个转折特别动人——不是简单赞美风景,而是想融入其中。特别是"傍芦花"的设想,让人仿佛看到白茅小屋依偎在摇曳的芦花丛中,既有野趣又不失风雅。

全诗妙在"闲"字贯穿始终:闲适的渔家、闲置的空地、诗人闲逸的向往。没有夸张的修辞,就像用家常话聊天,却把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说得格外真切。读着读着,我们也会跟着诗人一起,想在那芦苇荡边找块地,过几天远离喧嚣的日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