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事诗 其一百七十二

南苹师法南田笔,南北禅宗合一家。
偏是蛾眉工淡埽,青螺烟墨写秋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中日绘画艺术的交融之美。

前两句"南苹师法南田笔,南北禅宗合一家"说的是中国画家沈南苹学习恽南田的画风,就像佛教禅宗的南北两派最终融合一样,中日绘画艺术也在相互借鉴中达成和谐。这里用"禅宗"作比喻,既点明了艺术传承的渊源,又暗示这种交流具有精神层面的共鸣。

后两句"偏是蛾眉工淡埽,青螺烟墨写秋花"转入具体描绘:日本女画家(蛾眉)擅长用淡雅的笔触(淡埽),以青黑色墨(青螺烟墨)勾勒秋日花卉。一个"偏"字巧妙点出日本画风的独特韵味,而"写秋花"的"写"字则精准捕捉了日本绘画注重写意的特点。

全诗通过"南苹/南田"的传承、"南北禅宗"的融合、"蛾眉淡埽"的笔法这三个层次,展现了中日艺术交流中"和而不同"的审美趣味。最妙的是末句"青螺烟墨写秋花",仅七字就勾勒出一幅素雅的水墨秋花图,让人仿佛看见墨色在纸上晕染开来的样子。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