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地方官(清源太守)在旱灾期间下乡劝农的场景,字里行间透着无奈和焦急。
前两句用自嘲的口吻说:我这个太守自己都没能回家种地(未遂归农),现在却要劝农民干活(又劝农)。"鬓如蓬"的狼狈形象,暗示他为抗旱已经操劳得顾不上打理自己。
后两句笔锋转到严峻的现实:农民们正忙着春耕(农事正兴),老天却不下雨。最后一句突发奇想:谁能叫醒沉睡的黄龙(指黄龙江)来降雨呢?这里把干旱的河流比作沉睡的龙,既带着神话色彩,又透露出人力对抗天灾时的无力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精神。官员明知劝农解决不了干旱,农民也清楚没雨种不了地,但大家依然坚持着最朴实的努力。最后关于黄龙的幻想,就像干旱中的人们抬头看天时,心底那一丝渺茫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