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白荷花》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荷塘仙境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美:
第一层:写实之美——荷花的生长姿态
前两句像用白描手法画荷花:"数畮澄漪"(一片清澈的水面)是荷花的天然农田,不用耕种;"移根玉井"(像从仙境移栽来的根)暗示荷花天生高洁,不需人工培育。短短两句就道出荷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质。
第二层:想象之美——化身为仙的灵动
后两句突然展开奇幻想象:把荷花比作穿着羽衣(霓裳)的仙子,荷叶(翠盖)像随步伐起伏的云彩。这里用"踏水云"三个字最妙——明明是静止的植物,却写出了仙女凌波微步的动态美,仿佛看到荷叶在风中摇曳,倒影与水波交融。
第三层:意境之美——超脱尘世的气韵
全诗核心在"不用耕""不曾耘"的设定。诗人不写种荷的辛苦,反而强调它的"不劳而获",实际是借荷花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真正美好的事物(比如高洁的品格)就像这白荷,无需刻意经营,自有一派天真。
现代人可感的共鸣点:
我们常被快节奏生活所累,而诗中荷花展现的正是现代人向往的"毫不费力的美好"。当看到"翠盖参差踏水云"时,是不是像欣赏了一组慢镜头下的荷花特写?这种将平凡景物写出仙气的笔法,正是古典诗词最迷人的魔法。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