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图景,同时融入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愁思。
前四句写景:岸边花瓣纷飞,烟波浩渺的水面与天空连成一片。傍晚的云彩横卧山岭,呈现温柔的碧色;清晨的太阳映照水面,泛起连绵的红光。这里用"岸岸"、"拍空"、"衮衮"等叠词,让画面充满动感,仿佛能看见花瓣飘落、水波荡漾的样子。
后四句抒情:白鸥自在飞翔,暗喻诗人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鼍(一种鳄鱼)的鸣叫像战鼓,暗示世事纷扰。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独倚高楼远眺,万里山河尽收眼底,却被江南的一缕笛声勾起无限乡愁。
全诗妙在将壮阔的山水与细腻的愁思结合,用"万里"与"一笛"形成强烈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再美的风景也抚慰不了游子思乡的心。诗中色彩明丽(碧山、红波),动静相宜(飞花、鸣鼍),读来如同欣赏一幅会流动的江南水墨画。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