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隐居图景。
前两句用"桂子"和"小蒲萄"作对比:别看桂花现在开得满园碧绿很风光,但等到秋霜降临时,还是葡萄累累的果实更实在。这里用两种植物暗喻两种人生选择——表面的风光和实在的收获。
后两句展开想象:将来如果要找隐居的地方,我会先认准寺门前那排冬青树。冬青树四季常青,在这里象征着坚守和永恒。诗人用"先认"这个动作,暗示冬青已成为他心中隐居地的精神标志。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蕴深厚,通过常见的植物寄托人生感悟。最妙的是把"找房子"这样平常的事,写得充满诗意——不需要豪宅大院,只要寺门前有排冬青树,就是理想的归隐之所。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