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垂钓的静谧画面,通过几个生动的细节传递出孤寂中带着诗意的氛围。
前两句"彤云黯淡酿天寒,却向江头理钓船"像电影开场:灰蒙蒙的云层酝酿着寒意,偏偏有人在这时候去江边整理渔船。"却"字用得巧妙,暗示这种寒冷天气垂钓的反常,让人好奇主人公的特别心境。
后两句"雪打蓬窗眠不著,声声时送到吟边"把镜头拉近:雪花敲打船篷的声音让诗人无法入睡,但这些簌簌雪声却成了陪伴他吟诗的特殊韵律。这里"吟边"二字很传神,把落雪声和诗句的韵律联系起来,寒冷孤独中透着文人特有的雅趣。
全诗妙在把看似不舒适的场景——阴冷的天气、失眠的夜晚——转化成了充满诗意的体验。通过"钓船""蓬窗""吟诗"这些意象,塑造出一个在严寒中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展现了古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雪声本是干扰睡眠的噪音,在诗人耳中却成了创作伴奏,这种将生活困境转化为艺术灵感的能力,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特魅力。
易士达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