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江独钓

极浦寒云压雁低,石矶老叟手如龟。
茫茫沙上银千顷,袅袅风前玉一丝。
鹭失芦花惊月早,鱼吹柳絮上冰迟。
故人物色嫌相认,纵有羊裘不敢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老翁独钓的孤寂画面,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刻画,传递出清冷深沉的意境。

前两句"极浦寒云压雁低,石矶老叟手如龟"勾勒出压抑的氛围:远处江面寒云密布,连飞雁都飞得很低;江边石滩上,老渔翁布满皱纹的手像龟壳一样粗糙。这里用"压"字生动表现了天气的阴沉,而"手如龟"的比喻既写实又传神。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江景的壮美与脆弱:"茫茫沙上银千顷"写江面如白银般辽阔,而"袅袅风前玉一丝"则描写钓线在风中细若游丝。接着用"鹭失芦花"和"鱼吹柳絮"两个动态画面,暗示季节的萧瑟——白鹭在凋零的芦花中迷失,鱼儿吞吐着柳絮般的冰屑,迟迟不上钩。

最后两句"故人物色嫌相认,纵有羊裘不敢披"道出深意:老翁即使遇到故人也故意装作不认识,就算有御寒的皮袄也不敢穿。这里暗用东汉严子陵披羊裘垂钓的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人物刻意避世的孤傲,也隐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寒云""银千顷""玉一丝"等冷色调的意象,配合老翁"手如龟""不敢披裘"的细节,将冬日垂钓的凄清与人物内心的孤高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妙的是在宏大江景中聚焦一根钓线的细微颤动,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寒风中那份固执的等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