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三首① 其一 (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南游何迢迢,苍山亦南驰。
如何衡阳雁,不见燕台书?
莫歌沣浦曲,莫吊湘君祠。
苍梧烟雨绝,从谁问九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官赴贵阳途中所写,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的前两句"南游何迢迢,苍山亦南驰"用夸张手法写旅途遥远,连苍山都好像在向南奔跑。这里既写实景,又暗喻自己被贬的无奈。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孤独和失落:先以"衡阳雁"自比,说为什么收不到朝廷(燕台)的消息;再用屈原的典故,说不要唱悲伤的曲子,也不要祭奠湘君,暗示自己不愿像屈原那样沉溺于哀怨。

最后两句"苍梧烟雨绝,从谁问九疑"最精彩:苍梧山被烟雨笼罩,要向谁打听舜帝葬处的九疑山呢?这里用舜帝南巡而死的典故,既写眼前雨景,又暗喻自己对朝廷的忠诚无人理解。

全诗妙在把贬谪的苦闷写得含蓄深沉,不直接抱怨,而是通过山水、典故婉转表达。王阳明虽然遭遇不公,但诗中不见颓废,反而透着一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毅,这正是他后来能成为圣贤的精神底色。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