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章画松鼠歌 其七

樵人木客咸绝倒,何物丹青乃能尔。
先君宝此数十年,殁后尘箧游蜗涎。
春来开箧泪沾臆,拂拭挂璧惊狂颠。
周郎善画誇好手,借临三月仍茫然。
卷图见还阁笔笑,从此不复再与毛羽相周旋。
纷纷画工若虫蚁,元章笔墨无乃仙。
闻其没骨梅,奇绝更清妍。
购之不可见,恨无十万缠腰钱,王冕此画今不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一幅王冕(字元章)画的松鼠图的珍视和感慨。

前几句说:这幅画连山里砍柴人和隐居者看了都惊叹不已,什么样的画技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作者的父亲生前把这幅画当宝贝收藏了几十年,去世后画被尘封在箱子里,甚至被蜗牛爬过留下痕迹。春天打开箱子看到这幅画,作者忍不住流泪,擦干净挂墙上再看时,依然被画中松鼠活灵活现的样子震撼到。

中间提到:有个叫周郎的画家自诩画技高超,借去临摹三个月却完全摸不着门道,最后只能羞愧地把画还回来,从此再也不敢碰动物画了。相比之下,普通画工就像小虫子,而王冕的画技简直是神仙级别。

最后几句感叹:听说王冕画的没骨梅花更是精妙绝伦,可惜买不到,只恨自己不够有钱。而眼前这幅松鼠图,如今也失传了,更显得珍贵。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 1. 用父亲珍藏、自己睹物思人的细节,表现这幅画的情感价值 2. 通过专业画师临摹失败的故事,侧面烘托王冕画技超凡 3. 结尾的遗憾之情,让读者也跟着感受到艺术珍品失传的痛心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曾经拥有却终将失去"的惆怅,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老照片里已消失的风景,或是再也买不到的童年玩具那种心情。诗人把对一幅画的珍爱,写成了所有人都能共鸣的关于失去与怀念的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