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见《常州词录·附陆恒哀弦题词》)
一览伤心稿。
认年时、青绫帐里,班才薛貌。
忍把兰台悲秋语,谱出断肠声调。
尽一例、冷吟秋吊。
只觉天风环佩响。
拍红牙、声欲穿云表。
脂粉习,一齐扫。
玉台人本工烦恼。
更何堪、鲲弦弹断,玉箫声杳。
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
有多少、泪珠盈抱。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认年时、青绫帐里,班才薛貌。
忍把兰台悲秋语,谱出断肠声调。
尽一例、冷吟秋吊。
只觉天风环佩响。
拍红牙、声欲穿云表。
脂粉习,一齐扫。
玉台人本工烦恼。
更何堪、鲲弦弹断,玉箫声杳。
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
有多少、泪珠盈抱。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才女的作品集带给作者的震撼和感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才女形象
开篇"伤心稿"三字就定下基调,作者翻阅的是一位命运坎坷的才女作品。用"青绫帐里"描绘她曾经在闺阁中写作的场景,"班才薛貌"把她比作历史上有名的才女班昭和薛涛,突出其才华与美貌。
2. 作品感染力
"兰台悲秋语"指代才女充满哀愁的文字,这些文字被谱成令人断肠的曲调。作者用"天风环佩响"形容作品清越高雅,用"声欲穿云表"表现其强烈感染力,完全突破了普通闺阁脂粉气的局限。
3. 悲剧命运
下阕揭示才女不幸的人生:"鲲弦弹断"象征知音难觅,"玉箫声杳"暗示孤独终老。"清才妨浓福"点明"才女多磨难"的宿命,这是古代对才女命运的典型认知。
4. 真挚敬意
结尾处作者用"蔷薇盥手"的虔诚姿态阅读作品,"瓣香敬祷"表达对这位才女的崇高敬意。最后直接赞叹:像你这样出色的才女,真是世间少有。
全词通过"读作品-感才华-叹命运-致敬意"的脉络,展现了作者对这位不幸才女由欣赏到痛惜,最终升华为敬仰的情感过程。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个鲜活的才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