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将一干尝妻儿,病骨饥肠两责之。
多事去燃天禄字,安鸠来过老人眉。
山林猛兽今谁是,早晚繁霜正尔持。
他日短长凭杖者,人间数尺紫玻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幽默与豁达。以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析:

1. 自嘲式的家庭困境
开头写诗人用一根藜茎(野菜)逗妻儿开心,实则暗示家境贫寒。"病骨饥肠"说自己又病又饿,却还要被妻儿"责怪"——这里并非真抱怨,而是用玩笑话表达一家人苦中作乐的状态。

2. 用典故反衬现实
"天禄字"指古代皇家藏书处的祥瑞文字,诗人却说"多事去燃",意思是:与其追求虚无的功名(如烧掉珍贵文字取暖),不如像斑鸠停在老人眉间一样,接受平凡生活。用夸张比喻表达知足常乐。

3. 借自然喻人世
"山林猛兽"暗指社会中的权势者,诗人反问"今谁是",表达对弱肉强食世道的讽刺;"繁霜"象征艰难处境,但"正尔持"三字透露出坦然面对的态度。

4. 超脱的晚年智慧
最后诗人说:未来人生长短就交给拐杖决定吧(顺应自然),而"紫玻璃"可能指夕阳或珍贵器物,在朴素生活中发现闪光点。传递出历经沧桑后的通透——用平凡事物丈量生命,依然能看见美好。

核心魅力:全诗把贫困病痛写得妙趣横生,用野菜、斑鸠等普通意象,展现了中国文人"苦中作乐"的智慧。诗人像讲笑话一样说艰辛,反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不被生活打倒的精神力量。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