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著作

忆与君别时,君行朝北极。
浔阳江头车马骇,意气翩翩动秋色。
君还旧庐能寄书,谓我楚辞传上都。
是时盗贼正纷扰,日夜奔走承使符。
谢君后时闻已恶(自注:遏各切。),交深岂必书问数。
诚明相照期无穷,但惜远别临春风。
春风来已老,落尽桃花红。
有时孤坐碧山里,弹指倏忽成衰翁。
文章不直一杯酒,功名付与千年松。
何时逢君谈,豁我此愁恨。
攀云不见麒麟踪,趋泥自笑驽骀钝。
儿女安否今何如,亲虽未成交莫疏。
愿君富贵情不改,敢将瓦砾赠明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寄吴著作》是作者写给友人吴著作的一封深情“书信”,通过回忆离别、感叹时光、自嘲现状、牵挂对方等层层递进的情感,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人生感慨。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既有豪放洒脱,又有细腻温情,读来令人动容。

1. 回忆离别,豪情犹在
开头回忆与吴著作分别时的场景:友人向北远行,浔阳江边车马喧嚣,两人意气风发,连秋色都被他们的豪情感染。这里用“动秋色”巧妙化用“秋风动客情”,但反其道而行,突出的是少年壮志而非愁绪。

2. 书信往来与乱世奔波
提到友人曾从旧居寄信,告知《楚辞》流传京城的好消息。但当时正值战乱(“盗贼纷扰”),作者日夜为公务奔波,未能及时回复。他坦然解释:真正的友情不必靠频繁书信维系,只要心灵相通,情谊自会长存。这种洒脱的态度背后,藏着对友人的绝对信任。

3. 时光飞逝的无奈
笔锋转向对时光的感慨:春风年复一年吹过,自己已从少年变成“衰翁”。桃花凋零的意象暗示青春不再,而“孤坐碧山里”的描写,透露出一种超然又孤独的心境。最精彩的是“弹指倏忽成衰翁”——仿佛一弹指间人就老了,夸张却真实,让所有中年读者心有戚戚。

4. 自嘲与豁达
作者用对比表达对功名的淡泊:文章不值一杯酒,功名不如千年松。他自比笨拙的劣马(“驽骀”),笑自己追不上麒麟(象征友人)的踪迹。这种自嘲并非消极,而是看透名利后的通透,也暗含对友人成就的真诚祝福。

5. 深情叮嘱,情比金坚
最后回归对友人的牵挂:问候对方儿女安好,强调即使不常见面,感情也绝不疏远。最动人的是结尾两句:“愿君富贵情不改,敢将瓦砾赠明珠”——哪怕你富贵了,我也相信你不会变心;我虽像瓦砾般平凡,仍敢把真心(明珠)送给你。这种卑微又勇敢的表白,将友情升华到极致。

全诗精髓
- 友情观:真正的友谊超越时间、距离、身份,贵在心灵默契。
- 人生观:青春易逝,功名虚幻,唯有真情与自然永恒。
- 艺术魅力:比喻生动(如麒麟、驽骀),画面感强(桃花、碧山),语言直白却余味悠长,像一杯醇厚的酒,初读平淡,细品感人至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