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放弃功名、隐居山林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开头两句说这位黄居士本可以成为科举考场的佼佼者("收得词场举子身"),却选择拂袖而去,在高耸的山石旁隐居("拂衣高卧傍嶙峋")。这里用"拂衣"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主人公洒脱离去的姿态。
中间四句形成对比:先说不要谈论那些在官场获得的虚名("休言白日壶中胜"),且看隐居生活让人保持年轻活力("红颜镜里春")。指出虽然追求富贵的人很多("富贵群争虽有路"),但选择隐居的人也不少("山林独往岂无人")。这里"壶中胜"用典故暗指官场虚名,"红颜镜里春"则形象地写出隐居使人容光焕发。
最后两句用陶渊明的典故("陶彭泽"指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说恐怕你不了解真正的隐居之乐,所以特意约你坐着竹轿("篮舆")来体验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访采真")。"采真"出自《庄子》,意指追求本真。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比和用典,赞美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劝说友人不要沉迷功名。诗中"拂衣"、"红颜镜里春"等用语生动形象,"壶中胜"、"采真"等典故用得贴切而不晦涩,很好地表达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