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宁人先生神道表后 其四

贞孝坟前四柿树,寒芒终夜烛南州。
直待魂归皋复后,攀裾重与恸宗周(先生有贞孝坟前四柿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贞孝坟前,看到四棵柿树引发的感慨。前两句用"寒芒终夜烛南州"的比喻,把柿树比作深夜里的烛光,既写出柿树在寒夜中依然挺立的光彩,也暗喻逝者高尚品德永远照耀人间。后两句通过"直待魂归""攀裷恸哭"的想象,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要等到逝者魂归故土,再拉着他的衣袖一起为逝去的王朝痛哭。全诗把对个人的哀思与对国家的忧患融为一体,柿树既是思念的寄托,也是气节的象征,短短四句就展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