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二首 其二

怅望君家岭上云,便携佳友去寻春。
论诗剧饮无他意,未管残红落佩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访友的闲适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文人雅兴。

前两句"怅望君家岭上云,便携佳友去寻春":诗人望着朋友家山岭上的云彩,突然兴起,立刻约上好友一起去踏青赏春。"怅望"二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透露出说走就走的随性。

后两句"论诗剧饮无他意,未管残红落佩巾":到了朋友家后,他们畅快地饮酒论诗,完全沉浸在文艺交流的快乐中,连花瓣飘落在衣襟上都浑然不觉。"剧饮"说明喝得尽兴,"无他意"强调纯粹为了文艺交流,最后的花瓣细节生动展现了他们忘我的状态。

全诗亮点在于:
1. 展现了文人率真洒脱的生活态度
2. 捕捉了知音相聚时那种物我两忘的快乐
3. 用"岭上云""残红"等意象营造出春日意境
4. 语言自然流畅,就像在讲述一次说走就走的春日约会

诗人没有刻意追求深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春日聚会,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纯粹的快乐。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