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①

黄葵贵丽不妖娆,一朵新晴槛外⑴高。
还似迩英临便坐,曈眬朝日照天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黄葵花在晴朗早晨的美丽姿态,并通过巧妙的联想展现了它的高贵气质。

前两句直接描写黄葵花的外形特点:金黄色的花朵华丽却不妖艳,在雨过天晴的早晨,高高地开在栏杆外。这里"新晴"二字用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闻到雨后清新的空气,看到阳光照在带着水珠的花朵上。

后两句突然转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比喻:把这朵黄葵比作皇帝在便殿接见大臣时穿的龙袍。清晨的阳光朦胧地照在龙袍上,那种金灿灿的光泽,正像眼前这朵黄葵花在晨光中的样子。这个比喻非常大胆,把普通的花朵和象征至高权力的龙袍联系起来,却又不显得突兀,反而突出了黄葵那种天然的高贵气质。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诗人没有刻意赞美黄葵,只是通过清晨阳光下的一个瞬间景象,加上一个绝妙的联想,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朵花非凡的气度。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说"这花真美"要有力得多,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