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 其三

我昔游璧水,公时宿石渠。
重来十钻火,两省共周庐。
小语趋丹陛,嘉招煮雪蔬。
破心搜诔些,泪落不能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陈安行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回忆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读来真挚动人。

前四句像老友聊天般自然:当年我在国子监读书时,你正在皇家图书馆任职。转眼间十年过去("十钻火"指十年),我们又在相邻的官署共事。这里用"璧水"(国子监)、"石渠"(皇家藏书处)这些代称,既点明身份又不失文雅。

中间两句选取两个温馨片段:我们曾在小路上并肩走向皇宫,也曾在冬日围炉煮雪水烹菜。特别是"煮雪蔬"这个细节,把文人雅士清贫却风雅的生活情趣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如今要为你写悼文,刚提笔就泪如雨下。用"破心"形容悲痛至极,"诔些"指悼词,但这份哀伤根本写不下去。这种戛然而止的结尾,比长篇大论的哀悼更有冲击力。

全诗就像把记忆碎片串成珠链:从初识到共事,从日常琐事到生死永隔,最后落在"泪落不能书"的痛彻心扉上。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浸透着真情,让人看到古代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谊。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