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孝子冯锜在艰难的环境中护送父亲灵柩回乡的故事,展现了深厚的孝道情感和不屈的精神。
首句“万里云中榇,扶持泪满襟”,描绘了孝子在漫长的旅途中,护送父亲的灵柩,内心充满悲痛,泪水湿透了衣襟。这里的“万里”和“云中”强调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而“扶持”则表现出孝子对父亲的敬爱与责任。
接下来的“山行石齧足,江渡浪惊心”,进一步刻画了旅途的险阻。山路崎岖,石头磨破了他的脚;过江时,波浪让人心惊胆战。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孝子在护送灵柩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危险。
“归葬神应助,捐生愿更深”则表达了孝子的坚定信念。他相信神明会保佑他完成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的任务,甚至愿意为此付出生命。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孝道的坚守。
最后一句“孝家看表里,竹帛照来今”,总结了孝子的行为不仅在当时受到敬仰,还会被后人铭记。“竹帛”指的是史书,意味着他的孝行将被载入史册,永远流传下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孝子冯锜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无私,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力量。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