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明罗仲共赋郡池白莲仆时在淮西十二月中休方德脩始出巨轴追和

花似当时傅粉郎,不须汤饼试新妆。
固知桃李无国色,犹恐兰荪是俗香。
人在匡庐新结社,诗传淮楚梦还乡。
波沉不见香罗袜,空向牛腰得夜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白莲为引子,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

开头用"傅粉郎"形容白莲,说它像古代的美男子一样天生丽质,不需要化妆修饰。接着用桃李和兰荪作对比,说虽然桃李也算漂亮,但比不上白莲的国色天香;而看似高雅的兰荪,在白莲面前也显得俗气。这里其实是用花来比喻人的品格,表达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提到诗人们在庐山结社吟诗,自己的诗作却传回了淮楚故乡。这里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在远方,但心系故土的情感。最后用"波沉不见香罗袜"的意象,写白莲如同水中仙子,可望不可即;而"牛腰得夜光"的典故,则暗指虽然暂时看不到白莲的真容,但从朋友寄来的诗作中,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光彩。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仅写出了白莲的清雅绝俗,更通过赏花这件事,寄托了自己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用典自然,比喻新颖,将咏物与抒情完美结合,让读者在欣赏白莲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