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厨房做菜来比喻政治外交,讽刺了民国时期一场失败的外交调解。
诗中"调羹重选材"指外交调解需要合适人选,但当局却把重要任务("家珍")交给能力不足的人("舆台"即低级官员)。"盐梅"(调味品)和"汪端"(古代名厨)的典故,暗示调解者缺乏像名厨那样的调和能力。"豚酒空歌"用祭祀典故,说表面上隆重接待("赤凤来"指贵宾),实际毫无成效。
最后括号里的注释点明背景:当时中日纠纷调解失败,政府只能召回大使许世英。全诗通过厨房做菜的日常比喻,把复杂的外交事件写得生动易懂,既保留了诗的含蓄美,又让读者清晰感受到作者对当局用人不当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