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窠山

孤峰倚天碧,侧径入苍烟。
蜡屐还今日,题诗自昔年。
磴云生古木,溜响落寒泉。
极目沧溟外,蓬瀛一点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鹰窠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山的高峻、幽静与壮美。

首联“孤峰倚天碧,侧径入苍烟”直接点题,写山峰高耸入云,山路蜿蜒隐没在青烟之中,给人一种孤高而神秘的感觉。“倚天”二字夸张地表现了山势的险峻,而“苍烟”则增添了朦胧的意境。

颔联“蜡屐还今日,题诗自昔年”通过对比今昔,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蜡屐”指登山穿的鞋,暗示作者重游故地;而“题诗”则让人联想到过去在此留下的文字痕迹,今昔对比中透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颈联“磴云生古木,溜响落寒泉”进一步描写山中的细节:石阶旁的古老树木仿佛与云雾共生,山泉的流水声清脆悦耳。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林的幽静与生机。

尾联“极目沧溟外,蓬瀛一点烟”将视野推向远方,写作者站在山顶远眺,看到茫茫大海之外,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如烟般渺远。这一联既展现了山的高峻(能望到极远处),又融入了神话色彩,使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而富有想象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从登山写起,逐步展开山景的描绘,最后以远眺作结,层次分明。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情景交融,读来令人回味。尤其是“蓬瀛一点烟”的描写,虚实结合,为全诗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仙气。

0